编者按:“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一直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转专业、修双学位、辅修早已成为北大本科生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常规选择。除此之外,北大还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为本科生们提供了许多特色教育教学项目。招生办公室与新闻网合作推出“北大特色本科项目巡礼”专题报道,全景展现整合科学,图灵班,国家发展研究院,IO&IPP,古典语文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思想与社会,政治、法律与社会,严复班等特色本科项目,以展现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之一隅。

“下午有时间吗?回学校打球呗,约了几个好友。”

“不了不了,我约了一个北大学长,咨询下整科?”

“整科?北大竟然还有整容科学!!!”

“……整合科学哪!”

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与数、理、化、工程、信息等定量科学广泛深入交叉融合,由此引发的“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正在拉开帷幕。但传统学科的分割局面、较单一的知识结构都无法适应这一新革命的创新要求。2014年,“整合科学实验班”便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应运而生。整科旨在打破人为造成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数、理、化、生、信、工的整合,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性人才。

 
整科学生在实验室

谈及整科的理想构建,北大定量生物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汤超教授认为,如果把各个学科的课程整合起来,对渗透学科交叉思维的科学前沿有更大的帮助。例如,有微积分与力学及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热学与物化(物理-化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和生物中的涨落现象(数学-生物)、近代物理和生理学(物理-生物)。截至2017年9月,北大已开设新型整合性课程14门。

除了整合课程外,多达26学分的实验课构筑了培养方案的半壁江山。整科第一年的综合实验课程是专门设计的,都是些以问题为导向、颇有趣味的小实验。第二年则挑选了30多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学生从中选八个实验,跟着不同的老师,到不同的实验室,感受不同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真正科研性质的实验。

此外,整科一直举办“之美”系列讲座,邀请音乐、艺术等领域杰出人物,如吕思清、黄磊,为学生讲述从音乐、艺术、到数学、化学、国学、哲学等的奥妙之处。

目前,整科课程是围绕生物这一自然体系设置的,最对口的研究方向便是定量生物学。但如果有志于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工程与生物的交叉研究,高年级时可以自由选择相关的课程。每一种选择在整科都会得到尊重和支持。元培学院2014级朱宇森同学便是其中之一。他倾向于工科与生物的交叉,从大三开始便自主选择了相关课程,跟随工学院黄岩谊教授做微流相关实验,目前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做脑电实验。

作为一个综合科研导向型专业整合科学专业也集合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中,有中科院院士,还有长江特聘教授。学生中,有奥赛金牌得主、自招高分考生,还有省市最高分考生。正如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所说:“整科是一个传说中学术大牛和大神扎堆出没的地方。”即将毕业的整科14级同学20余名同学中,半数同学在大三暑假就已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做暑研。

整合科学实验班面向当年新入学的全体理工科学生招生,招生时间是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