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工商管理是“万金油”,也有人说工商管理是“四不像”。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商业社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商业社会的基本要素,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随着ERP、自动记账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工商管理类专业更不被看好。工商管理类专业到底学什么?都包含哪些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考?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

工商管理学什么?包括哪些方向?

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也叫企业管理,是一个大家族,其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审计学等专业是这个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最多,通过学习工商管理,你将掌握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它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毕业后,你将有机会进入各类企业的对应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市场营销部门、审计部门等等,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贡献你的智慧和力量。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难度并不算大,尽管数学也是其必修课程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仅涉及到基本的加减乘除。许多优质的工作岗位往往对英语运用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该专业的必修课程丰富多样,涵盖了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税法、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工商管理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因为这三个方向都有对应的专业,所以工商管理这个专业说好听是万金油”,说不好听就是“四不像”。

市场营销主要做广告、营销、品牌咨询等市场相关的商业活动,目的就是更好的卖货。会计学就是学会计、财务管理,理论上是从财务的角度来优化企业管理,但实际上本专业本科学习的内容和会计学差不多,课程几乎是一模一样。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学习企业人力资源的六个板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审计学,主要学习会计学和法律,然后去查账,会计是做账的,审计是查账的。

工商管理类专业专业壁垒属于中等偏低的,只有会计学的壁垒高一点,其他的专业学习的更多就是“方法论”了,“方法论”这个东西,在工作中也可以总结出一整套,而且一般还更实用。

工商管理类专业强调实践应用。无论是在市场营销、财务还是人力领域,实践经验才是自己最好的成绩单,需要在实战中的摸爬滚打,而非单纯依赖学科教育。学科教育在这方面只能提供一个基础框架。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来说,第一学历和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都是求职时的重要筹码。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对口职业是五花八门,涵盖了市场营销、销售、人力资源、财务和审计等职业。这些职业在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离不开这些职业的参与和贡献。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状况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并不突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相较于其他一些专业来说,显得较为困难。他们的就业率相对较低,且收入水平也属于一般水平。此外,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也普遍不高。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他们的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工作体验也较为一般。


工商管理类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都有其用武之地。这个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呈现出下限较低、上限较高的特点,因此关于这个专业的争议一直比较大。

本科阶段有必要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吗?

想象一下,哪个企业会让一个本科生或硕士生一进入公司就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呢?因此,学习工商管理的同学不仅需要在就读期间努力学习专业课,还需多多参与实践,提升自我,精进业务能力,以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每日一文,带您轻松学会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