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宝库,包括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专业人才,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工作机会,包括但不限于造船厂、海洋工程公司、航运公司、科研院所等。

正是因为如此,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每年吸引着大量高考生选择报考此专业。

室友A,常州人,典型的网瘾少年,沉迷DNF,氪了不少金。为了打游戏,他挂了不少课,还好最后都补考过了。大三春招时,选择了上海的造船厂,理由很简单,工资高。现在,他也没干船舶设计,而是在工地现场做监管,月薪从最初的五、六千涨到了六、七千。

室友B,嘉兴人,有点自傲,喜欢独来独往。他的考研目标也是再玩三年,所以定了本校,结果没考上。毕业后,他说要再复习一年,考211,但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又没考上。第三年,虽然进了复试,但初试排名靠后,被淘汰了,最后还是调剂回了本校。
室友C,扬州人,睡在我上铺,学习也不错。大四时,他和女朋友一起考研大连理工,女朋友考上了,他却复试被刷。还好,他调剂到了大连海事,两所学校离得很近。今年研究生毕业,他顺利考进了上海的一家船舶研究所,年薪大概15万起步。女朋友没考上,最后去了一汽。这下,两人的距离反而远了。

室友D,河南人,不过家在无锡。他是我们宿舍里成绩最好、最努力的。大三春招时,他拿到了上海和南通造船厂的offer。考虑到上海的压力,他选择了南通。但去了之后发现,干的是软件优化和开发,月薪四、五千。公司位置偏僻,生活很枯燥,就是办公室和宿舍两点一线。现在,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想闯荡大城市。所以,他一直在自学编程,希望能去上海,找份程序员的工作。
室友E,连云港人,性格潇洒随性。大三时,他没参加春招,考研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中午才起床。他的考研目标就是想再玩三年,于是报了本校,轻松考上了。读研期间,他对本专业还是深恶痛绝,甚至说就算去搬砖也不进船厂。果然,三年后他签了苏州一家光电公司,月薪七、八千。

最后是我,无锡人,成绩最差,挂了6门课,不过大三都重修过了。那时意识到自己不适合船舶行业,喜欢当老师,享受教书的过程。于是,跨专业考研,目标定在江苏一所211师范,运气好成功上岸。2021年,我通过校招考上了无锡一所公办初中的在编数学老师,月薪六、七千。跟船厂比,我已经很满足了。

分享人感悟:我们六个人都是普通人,没谁特别突出。因为专业原因,工作和薪资都不理想。船舶专业虽然是工科大类,但毕业后要面对的现实很残酷,薪资低、工作杂、环境差,大多得住乡下。运气不好还得随船出海,一去几个月。对我们应届生来说,这真的很不友好。虽然比土木强点,但也半斤八两。希望大家以我们的经历为参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有所共鸣,不妨点下关注,欢迎投稿分享你的经历。
关注我,将持续分享各行业各领域不同人的人生经历,期待能带给您帮助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