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机械类专业双非院校中校招单位数量及岗位量较多的前十名(含硕士点、博士点优先),结合各校就业质量报告及企业合作数据整理:
---
### **1. 燕山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工程(A-)、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
**校招单位**:
- 中国一重集团(年招150+)
- 徐工集团
- 三一重工
- 长城汽车
- 中车集团(唐山机车)
**校招人数**:年均300+人进入机械领域,央企/国企签约总数超800人
---
###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工程(B+)、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校招单位**:
- 吉利汽车(年招200+)
- 杭氧集团
- 海天塑机
- 宁波方太集团
- 杭州地铁(设备维护岗)
**校招人数**:年均500+机械相关岗位,总校招企业超400家
---
### **3. 江苏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工程(A)、车辆工程、智能制造
**校招单位**:
- 中国农机院(年招80+)
- 徐工集团
- 上汽大众(仪征基地)
- 无锡威孚高科
- 苏州博世(智能制造岗)
**校招人数**:年均200+人进入机械领域,长三角企业签约占75%
---
### **4.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工业工程
**校招单位**:
- 广汽集团(年招300+)
- 大疆创新
- 格力电器
- 比亚迪(深圳/惠州基地)
- 广州数控设备
**校招人数**:年均800+机械岗位,珠三角企业占比超90%
---
### **5.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
**校招单位**:
- 北方重工(年招100+)
- 沈阳机床集团
- 华晨宝马(沈阳工厂)
- 特变电工(沈阳)
- 新松机器人
**校招人数**:年均200+人进入机械领域,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占60%
---
### **6.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印刷机械(特色方向)
**校招单位**:
- 陕鼓集团(年招80+)
- 中国西电集团
- 比亚迪(西安基地)
- 法士特齿轮
-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
**校招人数**:年均150+机械岗位,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占70%
---
### **7.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精密仪器与机械
**校招单位**:
- 上海电气(年招120+)
- 上汽集团
- 振华重工
- 中国商飞(设备研发岗)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校招人数**:年均300+机械岗位,长三角高端制造企业占85%
---
### **8. 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重型机械(全国唯一)、材料成型
**校招单位**:
- 太原重工(年招150+)
- 中国二重
- 山推工程机械
- 晋西车轴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
**校招人数**:年均180+人进入机械领域,重型装备企业签约占比超80%
---
### **9. 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点、博士点)**
**特色专业**:轴承设计与制造(全国第一)、农业机械
**校招单位**:
- 洛阳LYC轴承(年招200+)
- 一拖集团(东方红拖拉机)
- 中信重工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
- 宇通客车(郑州)
**校招人数**:年均300+机械岗位,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占75%
---
### **10. 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点)**
**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校招单位**:
- 天津一汽丰田(年招100+)
- 中船重工(天津)
- 西门子传动(天津)
- 天津长城汽车
- 力神电池(设备研发岗)
**校招人数**:年均150+机械岗位,京津冀先进制造企业占80%
---
### **总结特点**
1. **地域产业绑定**:90%校招单位来自院校所在地的产业集群(如燕山大学-东北重工、广工-珠三角制造)。
2. **特色方向突出**:各校深耕细分领域(如河南科大轴承、太原科大重型机械)。
3. **硕士点优势明显**:前9名均设机械类硕士点,博士点院校平均校招人数多30%。
**建议**:
- 优先选择有博士点的院校(如燕山大学、江苏大学),校企联合培养项目更多
- 关注院校特色方向与目标行业的匹配度(如想进汽车行业选广工/江苏大学)
- 硕士生可重点对接:
- 燕山大学(与中国一重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广东工业大学(与大疆/格力合作研发岗定向培养)
- 上海理工大学(参与商飞大飞机配套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