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一本大学共有19所,本科19所,专科0所。从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看,广东一本大学中排名较高的有中山大学(全国第11名)、华南理工大学(全国第26名)、南方医科大学(全国第49名)等。
本文将为2024年高考生展示:广东省内的所有一本学校2023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情况。
一、广东一本大学排名及物理类最低分数线
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659分才能上。
2、中山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635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11名。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627分才能上。
4、华南理工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620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26名。
5、暨南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86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50名。
6、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81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193名。
7、华南师范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78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79名。
8、深圳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74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68名。
9、深圳技术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64分才能上。
10、南方医科大学:在本科批招生,广东物理类考生最低需要556分才能上,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49名。
学校名 | 批次 | 2023 分数 | 软科 排名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本科批 | 659 | - |
中山大学 | 本科批 | 635 | 11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本科批 | 627 | - |
华南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620 | 26 |
暨南大学 | 本科批 | 586 | 50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本科批 | 581 | 193 |
华南师范大学 | 本科批 | 578 | 79 |
深圳大学 | 本科批 | 574 | 68 |
深圳技术大学 | 本科批 | 564 | - |
南方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556 | 49 |
汕头大学 | 本科批 | 548 | 135 |
广东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48 | 10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本科批 | 543 | 159 |
广州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542 | 101 |
华南农业大学 | 本科批 | 540 | 93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本科批 | 539 | 152 |
广东财经大学 | 本科批 | 535 | 276 |
广东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504 | 316 |
广州大学 | 本科批 | 453 | 97 |
二、广东一本大学排名及历史类最低分数线
学校名 | 批次 | 2023 分数 | 软科 排名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本科批 | 621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本科批 | 617 | - |
中山大学 | 本科批 | 616 | 11 |
华南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603 | 26 |
暨南大学 | 本科批 | 592 | 50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本科批 | 564 | 193 |
华南师范大学 | 本科批 | 555 | 79 |
深圳大学 | 本科批 | 553 | 68 |
深圳技术大学 | 本科批 | 540 | - |
汕头大学 | 本科批 | 537 | 135 |
南方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530 | 49 |
广州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526 | 10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本科批 | 525 | 159 |
华南农业大学 | 本科批 | 521 | 93 |
广州大学 | 本科批 | 521 | 97 |
广东财经大学 | 本科批 | 521 | 276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本科批 | 520 | 152 |
广东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15 | 101 |
广东医科大学 | 本科批 | 481 | 316 |
从上表可知,在广东省历史类考生中,广东省一本大学分数最高的一本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最低分依次为621分、617分、616分。
广东省分数最低最容易上的一本大学有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三、广东最好的一本大学介绍
广东最好的一本大学是中山大学。
学校现有院士(含双聘)2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771人,其中正高级1768人,副高级2182人;专业技术人员(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系列)956人,
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2449人;在校学生67135人,普通本科生33224人,全日制硕士18021人,非全日制硕士(含在职攻读硕士)5104人,全日制博士10163人,留学生623人(其中:本科生446人,硕士研究生103人,博士研究生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