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称“广西民师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城市——崇左市,被誉为“边陲明珠”和“南疆国门大学”。学校前身为1939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多次调整与合并,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园占地1141.44亩,校舍建筑面积48.88万平方米,拥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学校以“进德修业、崇学善成”为校训,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高校,致力于服务广西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68名,并多次获评“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2.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194人,其中专任教师905人,高级职称教师284人,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754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并依托“双师型”教师团队推动产教融合。例如,学校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外籍教师参与教学,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3. 特色专业介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师范教育为根基,结合民族地区需求,形成多层次特色专业体系: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小学教育、化学,其中小学教育聚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化学专业依托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推动绿色化工研究。
    • 省级优势学科与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1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民族学、东南亚语言文化等特色学科,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对外交流。
    • 国际合作项目: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泰国庄甲盛叻察帕大学等开展师生互派、联合科研,开设泰语、越南语等小语种专业,助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

    此外,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特色鲜明,如“天琴弹唱”“中越友好交流”等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边境性、民族性”文化品牌


    4. 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未直接参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重心聚焦于实践教学与区域服务能力建设,而非学术研究导向的学科排名。尽管如此,学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多项成果:

    • 科研平台:拥有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以及民族院校特色学科5个,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科研转化: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80余篇,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6项,尤其在民族教育、边境文化研究领域成果显著。

    总结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国际化的办学视野,成为广西边境地区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其师资队伍兼具学术与实践经验,特色专业紧贴区域需求,毕业生多服务于基础教育、跨境贸易等领域。尽管未参与学科评估,但通过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国际合作及高就业率(近年保持在90%以上),展现了应用型大学的鲜明定位115。未来,随着硕士学位点建设的推进,学校有望在民族教育、东南亚研究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与边疆发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民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