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落幕,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论是在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还是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似乎在多数家长眼中,高考考到一本高校就一定比二本高校强,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小冯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本和二本到底是什么?
1、一本高校及其分类
所谓一本院校,就是高考录取招生时在本科层次第一批次招生录取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当地一本线,学制通常为4—6年。
一本院校中,一部分为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985或211工程大学(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这部分高校的投档线通常要高于生源地一本线,科研经费充足,教学设施设备优良,师资力量强劲,是考生追求的首选院校,尤其是985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会单独划定“自划线”,通常高于国家线招生。
另一部分一本院校则多为其他省部共建或省、部属重点高校,相较于985211类一本院校,在经费、科研水平和教学成果等方面相对逊色,存在部分高校会在二本批次录取的情况,但需要肯定的是,这部分高校中,也有少数院校的某些学科更具优势,被各高校和企业所认可。
2、二本高校
所谓二本高校,就是高考录取招生时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录取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当地二本线,学年制通常为4-6年。
二本高校中,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一本院校。当然在二本高校中,也存在“普通二本”和“三本”的实力区别,三本多为民办高校,现在多数省份将二、三本合并录取后,均为第二批次录取高校。当然,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之前的三本高校,学历均为本科层次,毕业后均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一二本之间的差距大吗?
说大挺大,说不大也不大,生活中认为一二本差距不大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从一、二本本身情况来看:
一、二本高校界定并不是“泾渭分明”。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很多非985、211高校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本、二本批次都录取,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某个学校在你们省是一本,但在我们省是二本”的现象,出现“二本院校某些专业以一本录取分数线录取”的情况,因此多数普通一本(即非985211高校)与二本的区分并不是非常明显清晰;
2、从企业角度来看:
我们国家大学众多,随便说出一个非985211的普通高校,很多人其实也很难说出是一本还是二本,因此在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其实也很少明确区分一二本,或者直接把一二本高校写进招聘要求中,更多时候是仅以985211高校优先为要求,包括在之后谈薪过程中,也多以985211学校为基础去谈加钱。相信这一点,真正找过工作的毕业生都深有体会;
3、从学校实力来说:
其实在我们国家众多高校中,由于之前的985211评选中存在数量限制或地区照顾等的原因,使得一些优秀高校未能入选,像在如今评选“双一流”中呼声很高的昆明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尽管非985211,但实力同样强劲,求职认可度同样很高。包括像各类邮电类、财经类、电子类高校,可能就是普通一二本高校,但在其强势专业的就业上,可能也并不比一般985211差。

简单来说,普通一本与二本高校之间的差距确实存在,但对于多数毕业生找工作而言,从企业应聘的角度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抹平,比如竞选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拿下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等相对通用的证书,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校级奖励和学校、国家所设置的各类奖学金,多参加实践活动和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并争取获奖,通过这么一通的努力,你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一定很大,拿着这些经历去应聘,去和普通一本院校的同学比拼,其实你就很优秀了!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各位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