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安部和市局党委关于组织开展“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的部署要求,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深化队伍忠诚教育,“正警事儿”特别开设“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专栏,集中刊发各单位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以此展现广大公安民警砥砺从警初心、赓续红色血脉的良好风采,表达人民公安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砥砺奋进新时代,春华秋实七五载。北京警察学院与共和国同龄,为保卫新中国红色政权、保卫党中央而诞生。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警院人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与祖国同心同向同行!
七十五载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警院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推动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整体性、跨越式飞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首都人民警察的摇篮”!
从过去,到未来,一幅载满光荣与梦想的青春藏蓝画卷徐徐展开......
首都人民警察的“摇篮”
北京警察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4月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历经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等重要时期,从创建之初的短期职业培训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公安高等院校,集学历教育和民警在职训练为一体,担负着为首都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警务人才的任务,被誉为“首都人民警察的摇篮”。
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
1949年4月,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开始筹建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为了保证招生质量,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先期给学校调来24名地下党员作为骨干学员,由他们到部分中学从初、高中学生中选调363名青年团员和进步学生作为公校的第一期学员。
校址位于朝外大街242号的东岳庙。8月25日,公校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马扎笔记本,钢笔灌满水,窝头小米粥,越吃越有劲。”据公校三期学员、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处原副处长乔长煜晚年回忆:“当时办学艰苦,大家席地就餐,睡的是通铺,没有热水。每次出操或者到市局开会,我们都在指挥员的号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革命歌曲,威武雄壮地行进,无不引来沿途群众赞许的目光。”
随着办学层次和结构不断提升优化,1953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1954年以后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学校成立了专门教学机构,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教师队伍,编写出10多部适合学校特点的教材。这一时期,公校还开办了内容多样的培训班,包括文化班、民警训练队等,共培训学员16220名。1949年至1981年,公校共培养了23期学员,这些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出校园成为国家法制和社会安定的坚强守卫者。
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
市政府于1981年4月20日批准建立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其干部、教师主要来自公安学校。警校建立时,公安学校仍保留,两个学校,两个牌子,一套领导班子。公安学校继续培养在职公安民警,直至1984年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成立,警院对警校实行院管校体制,公安学校才停止招生。
1983年1月,为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外语学院成立,设置英语、日语两个语种,警院建立后,外语学院改为警院的外语系。1987年5月,开办交通管理专业班。1997年3月,警校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改为警院中专部,对外仍称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1984年7月,北京市第二人民警察学校成立,隶属于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领导。二警校是一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对象是在职民警,1993年经市教委批准面向社会招生,同时还承担军转干部、大学生岗前培训和领导干部轮训。办学中,警校和二警校等学校重视业务技能的培养,相继设置了痕迹比对课、计算机课、处置交通事故课、车辆驾驶训练、模拟现场勘查等课程,实行军事化、警务化管理。新生都要进行为期30天至45天的军政训练,以实现由青年学生到警校学员的转变。在搞好教学和管理的同时,这一时期学校积极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活动,通过新警宣誓仪式、吸收新党员、组织演讲比赛、组建学生军乐队、开展公安业务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1984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外语学院改建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在这一时期,警院加强了应用性教学、实验性教学,制定了学籍管理办法、警务化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加强民警在职培训,警院开展了多种专项业务培训,严格学员管理考核,还发挥人才智力、信息资源优势,有力支持、有机融入市局有关业务工作,办学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警院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学院引进大量的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并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局内外业务专家。1990年至1996年,全院教师共主编、参编部统编教材13种,院编教材39种,教学参考资料29种,其中多人主编撰写的教材获得了公安部及以上奖励。建院之初,设有政治侦查、刑事侦查、户政管理、预审、交通管理、英语、日语七个专业。1985年增设中文秘书、消防、内保三个专业,1986年增设物证检验专业。到1998年共设政保、刑事侦查、刑事技术、预审、内保、治安、文秘、消防、警务指挥、法律、交通等11个专业。
警院经过逐步探索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建院初期,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仅招收在职民警;1985年接办原由市局政治部领导的北京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公安局工作站;1986年开始招收小批量应届高中毕业生;1989年开设了在职干部大专专修班;1992年开始负责组织和辅导市局民警参加全国公安高等自学考试本科班;1997年学校的全日制专科教育开始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并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12月建立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函授站。至1998年底,警院在正规学历教育中有本科、专科和全日制中专;在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中,开办了脱产、走读、自学考试和函授班;同时还举办了多层次、多警种、多种类型的在职民警业务培训、新警岗前培训和司晋督警衔晋升培训;2003年9月,警院迁入现在所在的昌平校址,2004年正式筹建本科院校,招收本科学生。
北京警察学院
2012年,警院更名为北京警察学院。2019年7月,北京市委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北京警察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国家重点公安院校”。2020年5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中,确定北京警察学院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分类发展定位。2021年11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确定北京警察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目前,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专科教育;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干,设侦查学、治安学、涉外警务、公安管理学、警犬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等8个公安类招生专业,其中4个专业获评国家级、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获评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
75年,育警铸剑
75年,风华正茂
从时光里走来的北京警察学院
正在以崭新的面貌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与祖国共奋进!
来源你:正警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