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说法中,大众把39所985,分成了四大档。

其中,末流985,大概是这几所:西北农林、中央民族、兰州大学、中国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青岛海洋大学,学科特色明显,但属于冷门小众专业,不受考生欢迎。

北京化工大学,虽然王牌专业是传统工科,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每年也吸引了一大批高分考生。

对于考生来说,北京化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比化工吸引力大多了,再加上北京的互联网大厂众多,找个不错的工作,不是难事。

那么,放弃中国海洋大学,选择北京化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上大学是为了在市区近,天天享受繁华?

北化有很多糟糕的学生,比如各种骂这个学校的不好,一无是处。

能在北京城混下去的学校,哪个没点份量?

你想去个985/211,又想在北京,还想地理位置好,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好,这当然可以,你先看看你自己的高考分,对得起这些吗?

想学习的话,在哪不是学?

北化优秀的人数不胜数,当别人图书馆自习时,你捧着手机抱怨。

你不想待下去,就考研去个更好的罢了,问题是基本上极端骂学校的人估计都没能力考研去更好大学的水平吧。

若干年后你的平庸会被一句:“我曾是北化的学生”稍稍遮掩,你不愿意承认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庸。

事实证明,北化的综合评价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所发展,新校区的运营为这所高校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南口也会聚集众多高校,交通改善,区域发展也会显现。

在北京顶尖高校比比皆是的环境里,北化能成长成这样,他确实值得我们这可怜的高考分数。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就像爱莲说里说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尊重那些人碎嘴的权利,毕竟你们的存在,我们才能有垫脚石去往更高的天空。

我为的,是破除一些想要步入北化的优秀学子对北化的误解。

我为的,是为那些在北化使自己人生更光彩的人发声。

在北化,我交到挚友,经历了许多至生难忘的事情,实现了憧憬数载的目标,同时,也留下了些许遗憾。

无论怎样,北化的光芒会一直笼罩着北化学子,伴我们走入更高处。

作为一所知名度较低的高校(经常被混淆成北京工业 或 北京理工),她还有很多上升空间,也希望我们及后辈们能多宣传我们学校,也让她能变得知名起来。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研究生可以来,本科离这远点。

2020毕业生。

来聊两句吧,首先可以肯定北化的新校区不错,但是在毕业季可以看出学院的行政岗位出了很大问题。

首先学校的保研制度从来没有标准,每一年都是学院看心情来,比如行政保研,前一年卡2.8gpa ,今年就卡3.0 ,没有一点点防备。

其次学校邮寄行李的事情,更是让我们看见了什么叫做口碑不值钱。

老师们辛苦募捐出来的钱,学院发通知说——买学士服用完了。

非常可笑。那个破质量学士服一个30块钱都说多了,一个学生预算怎么也要300吧, 请问这些钱去了哪里?

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北化真的没钱,这不是开玩笑的。

你或许说北化的钱都用来搞科研了,所以请问搞科研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一个本科生,科研和你不沾边,学校又极度不重视本科生发展和课程安排。

并且毫不在意脸面,随便你什么反应

这样的学校你如果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那真的辛苦了。

学校一心扩招用学生的钱,养活上层科研成果,一丁点不反馈给本科学生,甚至连演一演的态度都没有。

你问我什么体会,那就是提前感受到了社会的人情冷暖。

这样的大学 ,算了吧。

你们觉得呢?

美女写真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