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创新模式育英才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纪实
高艳霞
6月23日,在“2018年第五届校企合作怀化论坛”上,湖南兆美罗伯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怀化学院实习基地”、湖南政和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政和-怀化学院政务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及“机器人创新实训基地”揭牌成立。至此,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已达21个,又一次刷新了该院近年来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成果。
“我院把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实用’、‘有用’的基本思想,又在实践环节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技术性人才。” 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彭小宁欣喜地说道。
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应用的主体是企业,什么样的人才最受企业欢迎,一定要关注企业的需要,企业和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着力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设置与新技术发展对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彭小宁谈起了该院的办学改革思路。
围绕这一思路,2011年,该院与IBM 软件产品实训基地联合开办“软件工程师班”,开启了怀化学院校企合作育人的征程。随后,又与上海杰普软件等联合开办了“嵌入式工程师班”、“物联网工程师班”、“大数据技术工程师班”等,先后培养专业工程师203人,为学生就业开启了“直通车”,为企业造才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刘明乐,该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届毕业生,也是该院与上海杰普软件校企合作“软件工程师班”毕业生。他成功入职柯莱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于工作能力突出,第二年年薪即达15万元。契合市场需求,工作能力强,成就了“软件工程师班”第一批32名毕业生,不仅全部精准就业,有的已经走上相应的管理岗位。
目前,该院与上海杰普软件、上海汉得、北京千锋互联科技、北京渥瑞达、广州粤嵌科技、湖南青果软件、湖南兆美创科、湖南政和数据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与3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设校企共建实践教育基地21个,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10门,校企合建校内实训基地3个。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真正培养出了企业“看得上、用得好”的人才。该院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实现了精准就业、高薪就业、自主创业。
“从过去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转变,把教学与行业、产业对接,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我院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逐年增高。”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蒋启明自豪地说。
瞄准“创新创业”,孕育双创人才
近年来,“云打印机”、可穿戴式“蓝牙贴”、“实验室远程监控系统”、“城市化点式地图”等各种各样的创意作品设计、创新研发成果,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各类基地不断涌现,形成了该学院“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新景象。
瞄准“创新创业”,学院一方面从课程体系构建、学分认定、教师培养、实践项目推广支持双创人才培养,一方面广泛联合科技企业,建设一流的科技孵化基地等,帮助学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向九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届毕业生。依托该院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创建了红橘子科技工作室,2015年注册了“怀化市红橘子科技有限公司”。向社会承接网络平台和产品研发等项目,业务范围已拓展到全国各地,年合同产值上千万元。陈华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级在校学生。2017年,他和同学们在创新基地刘毅文老师的指导下,研发了《基于AR全景图技术的校园失物招领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资助,发表2篇省级论文,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
在计算机学院,向九九、陈华波,仅是培养出来的“双创”人才代表。学院更多的学生在“双创”教育中受益,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学院与他们相伴笃行。
如今,学院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实训中心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计算机学科实验室,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等实验场地;建有大学生ACM程序设计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实训基地、甲骨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雪芽基地、双创基地、计算机应用技能实训中心、新媒体中心、千锋科技创客基地、渥瑞达虚拟现实(VR)创新创业基地、粤嵌众创空间创新基地等10个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
舍得投入才有佳绩。据统计,近年来该院先后获得“互联网+”创新大赛、ACM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省级、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有5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大学生研究性创新项目3项,省级计划立项14项,校级立项81项。参与开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如“洪江市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怀化市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怀化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入学及转学集成服务平台”等中小型软件产品50余项。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把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基石,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渠道拓展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学生在创业就业路上追梦逐梦,已成为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新定义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