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被软科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89位,实力仅次于安徽工程大学;在北京市内排名第10位,排在中央美术学院之上。
此外,北方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还被评为了C类学科专业,为北方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之一,实力雄厚,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一、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软科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工业设计专业大学排名中,共有146所大学上榜。其中,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位列全国第89名,仅排在江苏科技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省份 |
---|---|---|---|---|
84 | 工业设计 | 南方科技大学 | B+ | 广东 |
85 | 工业设计 | 湖南工业大学 | B+ | 湖南 |
86 | 工业设计 | 浙江科技大学 | B+ | 浙江 |
86 | 工业设计 | 江苏科技大学 | B+ | 江苏 |
86 | 工业设计 | 安徽工程大学 | B+ | 安徽 |
89 | 工业设计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北京 |
90 | 工业设计 | 西安工业大学 | B | 陕西 |
91 | 工业设计 | 青岛大学 | B | 山东 |
91 | 工业设计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B | 上海 |
93 | 工业设计 | 重庆理工大学 | B | 重庆 |
93 | 工业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 | B | 江苏 |
2、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北京市,共有12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跻身软科专业排名榜单,北方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位列北京市内第10名,超越了中央美术学院。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工业设计 | 清华大学 | A | 北京 | 11 |
2 | 工业设计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北京 | 12 |
3 | 工业设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北京 | 13 |
4 | 工业设计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北京 | 19 |
5 | 工业设计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北京 | 34 |
6 | 工业设计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北京 | 37 |
7 | 工业设计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B+ | 北京 | 45 |
8 | 工业设计 | 北京服装学院 | B+ | 北京 | 47 |
9 | 工业设计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北京 | 68 |
10 | 工业设计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北京 | 89 |
11 | 工业设计 | 中央美术学院 | B | 北京 | 104 |
12 | 工业设计 | 北京联合大学 | B | 北京 | 146 |
二、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北方工业大学共有38个专业上榜。其中,北方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通信工程、工程管理、人工智能、土木工程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专业评级 |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统计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通信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工程管理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工业设计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人工智能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土木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方工业大学 | B+ |
三、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简介
北方工业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类别为文学类,隶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24年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全国共招生54人,学费为4600元/年。
工业设计专业顺应国家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养设计创意领域急需的,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业设计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专业依托理工与艺术结合背景,主要课程体系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工业设计概论、构成基础、设计表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人机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造型基础设计、产品设计及原理等。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国际化视野;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产品造型设计与表现能力、结构分析和工程协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同时具备实际设计操作能力和较宽的工作适应性,并初步具备生产技术、市场分析及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