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武汉大学举办70周年校庆。

1993年,武汉大学举办100周年校庆。

2013年,武汉大学举办120周年校庆。

2023年,武汉大学举办130周年校庆。

武汉大学用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它高校三十年的历程。

1993年,天津大学,准备在1995年举办国内首所高校100年校庆。

没想到武汉大学宣称:我校通过重新发掘历史,发现武汉大学用的是-自强学堂-的宿舍,以前的校庆都办错了,今年准备-拨乱反正-,隆重举办国内首个高校100年校庆。

天津大学:沃日,尼玛还有这种操作,宿舍也算?要不咱谁都别办了,直接让湖南大学办千年校庆得了。

就连武汉大学最著名的老校长都明确表示反对。

这就是网上很多人都对武汉大学有所非议。

有三所大学官方不承认武大校史,分别是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的反对声音尤为强烈。

天津大学向来以1895年创办的近代第一所大学自居,而交大则认为自己是第二所(1896年)。

武汉大学半路杀出,把天大气个半死,这便是两校校史恩怨的由来。

清末时期,中国仅有三所公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和山西大学堂。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1921年。

换句话说,在中国大学诞生的头二十年里,全国仅此三所公立学府。

直至1918年,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立大学,而北洋和山西两所大学则是省立。

到了1918年,北洋与山西两所也升格为国立大学。

1921年,随着国立东南大学、交通部交通大学的成立,它们成为了中国的第四、第五所公立大学。

国立东南大学不仅是第四所国立大学,更是中国南方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早期天津中西学堂自称为-大学-,但这一称谓并非源自中央政府的认可

史料记载,直到1906年,北洋学堂按照癸卯学制整改后,才正式获得-北洋大学堂-的称号。

将北洋视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基于其早期学校规制、等级待定时期的默认事实原则。

从中央政府及清末现代学制的视角来看,京师大学堂无疑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比自强学堂、求是书院、南洋公学等其他新式学堂都要早。

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但于1912年停办,此后岳麓书院在历史上消失

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旧址,不过也于1917年停办。

直到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再次迁入岳麓书院旧址,这才是今日湖南大学的前身。

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学堂)于1912年停办后最终消失,而今日的湖南大学是第二波迁址至岳麓书院旧址的学校之后代,与岳麓书院并无直接传承关系。

武汉大学的前身,无论是自强学堂还是武昌高师,起初都非大学性质。

武汉大学首次成为大学是在1923年。

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之间并无传承关系,它是后来迁移至岳麓书院旧址的学校之后代。

若校址可溯源,那么在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建筑中办学,是否就能拥有千年的校史呢?

比如在西安,找一处唐代留存至今的房屋来建学,岂不是瞬间就有1300多年历史?

倘若传承能够追溯,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而国子监也曾包含其中,若把国子监的历史算进去,其根源甚至能上溯到汉代的太学,这难道不是将近2000年的历史吗?

要是可以通过攀亲戚的方式计算历史,那么如今从一所百年名校分出部分师生去创建新大学,是不是这所新大学自建立之初就自动拥有了百年历史?

几个教授从清北复旦出走,前往新创立的学校,这所学校是不是从建校起就有了百年底蕴?

假如小学、中学的历史也能归入大学校史,那大学岂不是还能借小学、中学的-壳-去上市?

大学的历史应当从其获得大学资质之时算起,也就是从新学校的创立开始计算,并且不能出现长时间的中断。

各大学校训皆倡导求是求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然而连最基础的校史都充满虚假,这也算得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黑色幽默吧。

反倒是一些私立名牌大学,在校史方面往往没什么问题。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人生开卷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