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 戳了戳☞
三峡大学“小招峡”并发来提问

我想咨询三峡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没问题。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专业特色、师资实力、学生发展......统统想知道
收到!小招峡这就安排!




专业概况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专业优势:“3+1”校企联培模式、一流本科专业


0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家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坚实宽厚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坚实熟练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02

知识掌握


1.系统地掌握并具备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核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功能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核工程与核技术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演绎推理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使用和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能够基于核工程与核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核工程与核技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就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背景沟通和交流能力;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把握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能运用到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工程实践项目中。



03

能力培养


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拥有国际化视野并饱含家国情怀,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合理有效地制定技术方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

②交流沟通:具备交流协调、合作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具有职场竞争力。

③学习发展:具有继续深造或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

专业能力:能够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及工程管理等工作。




04

主要课程


反应堆物理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设备、核电站运行、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反应堆的控制与保护、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核电厂仿真综合实验。



05

培养特色


围绕中国核能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具有以融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与物理及能源动力与工程“三位一体”的专业办学特色,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3+1”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3+1”培养模式即前3年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最后1年进行分流,对接“企业计划”和“大研计划”。培养面向核电厂运行和管理,面向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和维护,面向辐射防护相关的技术开发、咨询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06

教学科研平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智慧能源技术湖北省工程中心、中俄数学中心A类基地、湖北省物理实验示范中心湖北名师工作室、三峡大学核工程高性能计算实验室



07

国际合作


学院十分重视同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学院以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为核心,围绕特色学科优势,秉持“请进来”、“走出去”有效结合的发展思路,依托三峡核科学与核技术研究所、智慧能源技术湖北省工程中心、三峡数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弱磁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不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截止目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人(含校级特聘教授),并与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在学科竞赛、师生互访、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08

校企合作


科研平台: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核技术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科研平台。在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医学、核电子学、算法研究、大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领域先后为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710研究所、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国电投中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

实习、实践平台: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协议,为本科生、研究生搭建专业实习和实践平台。包括中核集团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央研究院、德比软件等。
科研成果及社会服务:近五年来理学院共获得各类项目140项,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7项,经费总额1100万;发表论文540余篇,其中SCI、EI等高水平论文350余篇;获得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近几年来,与剑桥大学、西北大学、东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09

优秀师资




袁显宝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11月博士毕业于意大利Padova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学位;从2009年至2011年先后到欧洲核子中心(CERN)工作和意大利INFN工作,并于2012年12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和企业横向项目数十项。现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核安全严重事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


张彬航




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获第一届教育部核工程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三峡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培养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一流学府深造。


杜晓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核电与动力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多次获得湖北省及三峡大学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湖北省教学能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所带本科班级考研成功率超35%,就业率95%以上。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张永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三峡大学第一届“求索青年教师教学奖”获奖教师,获三峡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冯虹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3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三峡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肖仁政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挪威卑尔根大学访问学者,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各类省部(市厅)级项目5项,出版外文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周建军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际杂志《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Annals of Nuclear Energy》等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


吴祥成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三峡大学优秀班主任,所带本科班级考入西交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多人。




10

优秀学子



邓军刚


2012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去向:2022年6月于兰州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提前一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被高层次引进三峡大学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原子核结构和衰变性质的研究,在国际核物理顶级期刊Physics Letters B, Physical Review C等发表SCI论文21篇。获2017年全国核结构大会十佳优秀青年报告奖、2021年全国核反应大会十佳优秀青年报告奖、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荣誉。兼任核物理SCI期刊Physica Scrip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E等期刊审稿人。

唐黎明


2016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去向:湖南大学(保研)

在校期间,曾任班级学习委员,2020年被保送至湖南大学。大学四年专业成绩核综合测评均位于专业第一。曾获“三峡大学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称号,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校一等奖学金。曾获2018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二等奖,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郭保鑫


2017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去向:西安交通大学(保研)

在校期间,任班级学习委员,2021年被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国家级奖5项,校、院级奖近20项。于2019年暑假被学校选派赴美国杜克大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交流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国家二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省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省二等奖、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三等奖。

毕彦钊


2017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


毕业去向:三峡大学(硕士),中山大学(博士)

2021年本科毕业于三峡大学核工专业,同年考入三峡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就读,从事反应堆物理相关研究工作,发表SCI/EI论文4篇,国家A级会议报告1次,因科研成果突出获得国家奖学金。2024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推荐阅读

2023年该专业录取分数查询

CTGU UAD

初审:李盼

终审:刘垚

欢迎您为三峡大学本科招生 点在看

    

美女写真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