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开设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自1998年以来,北京联合大学的高等特殊教育办学历程已走过风雨20年。

1997年,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合办视障按摩大专班。

1998年,根据《北京市特殊教育事业“九五”发展规划》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完善北京市特殊教育体系和提高特殊教育层次的精神,北京联合大学计划开设高等特殊教育,先后于1月和3月上报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办视障及聋人高职班的申请和请示,提出拟于1998年正式开办,由学校主办,商务学院和中医药学院承办,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和北京市盲人学校协办,招收听障和视障大学生;主办学校负责考招考、制定教学计划、聘讲员、实习教学、学籍管理、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分配、就业等,协办学校负责考前辅导、排课、配备手语和盲文教师、委派班主任、提供各类教室和教学专用设备器材、学生住宿及全部日常生活管理等。3月,北京市教委批复:同意试办,于1998年招收两个专业,共计26人,其中,商务学院招收装潢广告设计专业14人,中医药学院招收针灸推拿专业12人;参加北京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单独考试,学制三年,成绩合格者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当年,两学院分别面向残疾学生招生,商务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兼院长鲁永瑞、教务处长顾志良、工艺美术系主任滕祥东;中医药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兼代理院长马跃平、教务处长常淑华、中医系主任李世增。此举开创了北京市高等特殊教育的先河。

1999年,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徐永利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全体行政领导会议上宣布:北京第一师范学校归入北京联合大学, 成立特殊教育学院筹建工作小组。徐永利任筹建工作小组组长,王骏、曲学利任副组长,小组成员为方之朴、周耿、王立霞。北京第一师范学校1991年受北京市教育局委托,曾筹建和承办北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2000年1月13日,根据市教委“京教计[2000]002号”批复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京编办事[2000]103号”函的意见,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获批成立。商务学院和中医药学院的残疾人大学生转入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为北京联合大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正处级二级学院,设立党院办(合署办公)、教务处、学生处、科研部、总务处、共青团、工会、特教系、职教系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开设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及装潢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和中医按摩专科专业。学院位于丰台区永定门外蒲黄榆二巷甲一号,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18人。9月6日和11日,学院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和专科生先后报到。9月25日,学院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在院体育馆隆重召开。

       特殊教育学院成立揭牌                      成立初期的特殊教育学院

自成立特殊教育学院以来,学校不断探索高等特殊教育发展与国际趋势一致,适应北京建设需要,调整优化特殊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先后增设艺术设计、针灸推拿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增设园林(听障)、听力语言康复、钢琴调律(视障)专科专业,更名或停办部分专业。2003年,学校成人高等特殊教育面向残疾人单考单招,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005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2006年,开始探索残疾人大学生融合教育。经过不断地努力,学校特殊教育的学科专业实力日益增强。2004年,特殊教育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特殊教育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2012年,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获批硕士点,成为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下设立的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目录外二级学科。2014年,中医(针灸推拿)获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行单考单招政策,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视力残疾人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也是在全国首次实行残疾人研究生教育单考单招政策,是我国残疾人教育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同年,学校还申请并获批教育(特殊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视障考生单考单招考场

学校高等特殊教育的人才培养、科研实力日益增强。2003年7月10日,学校党委第92次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研究所成立大会于2004年1月9日召开。2005年10月,特殊教育学院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首届秘书长单位,2011年连任。2007年,特殊教育学院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基地。2008年9月,学校筹建我国首家进行导聋犬训练、研究和无偿扶助残疾人的专业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导聋犬训练基地。2010年5月,学校成立北京联合大学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这是北京市唯一的残疾人大学生的艺术团。同时,学校还以此为基础向北京市残联申请成立了北京市残疾人青年演员培训基地。2010年底,特殊教育学院被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5月,合作成立的残疾人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揭牌。2011年12月,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成立揭牌。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的盲人考试计算机辅助系统与经络腧穴语音模型,极大地提高了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教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汉语盲文语料库建设研究”课题获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国家语委、中国残联“十二五”重大课题“国家通用盲文标准修订”并顺利通过鉴定。学校学生在2008年、2012年和2016年三届残奥会上取得4金4银并破2项世界纪录的辉煌成绩。

        导聋犬训练基地奠基仪式              残疾人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五周年演出              2008年残奥会获奖的4名学生

学校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为适应特殊教育发展和残疾人学生培养需要,学校自2002年起开始研讨对蒲黄榆校区的改造。2007年,北京市确定特殊教育学院原址改扩建工程为市重点工程,并启动前期准备工作。特殊教育学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租用北京军区八大处招待所两座楼在此周转办学。2011年,改扩建工程完成,特殊教育学院迁回蒲黄榆校区。本次改扩建工程调整了原有房屋布局,改造了教学设施,共建设教学设施面积30621平方米,建成了北京市第一所采用全空间无障碍设计的高等教育学府。2015年,学校进行校区置换,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方庄中心校区西校区划并入蒲黄榆校区,特殊教育办学校园面积增加近20亩,建筑面积增加约1万平方米。

       蒲黄榆校区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            蒲黄榆校区改扩建工程结构封顶仪式

          改扩建后的蒲黄榆校区                       教学楼内

现今,学校已将特殊教育学院建成为一所残健融合、综合性的学院,承担着残疾人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等任务。至2017年年底,学院占地面积 3.8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6万余平方米,有教职工99人,在校生814人,开设硕士专业3个、本科专业6个、高职专业3个,专业涉及教育学、工学、医学、艺术学、农学5个学科。在新一届党委的带领下,学校的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特殊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获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馆藏档案:98-校办-21

   北京联合大学志1998~2000版、2001-2010版

   北京联合大学年鉴2012卷至2016卷


感谢:

   北京市档案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档案室

   首都医科大学档案馆

 

                                        供稿:王岩

                                        审核:姜素兰